临沧:监督关口前移让“红脸出汗”成常态
“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从思想深处摒弃特权思想、侥幸心理,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金秋时节,廉风送爽。凤庆县纪委监委工作组前往某镇,利用处分决定宣布执行会开展警示教育,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这是临沧市在日常监督中紧盯细微、抓早抓小,将监督关口前移的生动写照。
今年以来,临沧市纪委监委将常态化开展“红脸出汗”作为压实监督责任、关爱保护干部的重要举措,通过精准运用谈心谈话、廉政提醒、警示教育等方式,及时纠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推动监督关口前移,监督事项具体化,体现严管厚爱结合、约束激励并重的监督理念。
为确保工作实效,临沧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制定《临沧市运用党规党纪开展提醒谈话工作指引(试行)》,明确适用情形、谈话程序及整改要求,推动“红脸出汗”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建立廉政谈话制度。聚焦“关键少数”、新任职干部、重点岗位人员等,开展针对性“政治体检”和风险提示。
与此同时,强化结果运用,注重从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渠道及时发现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做到早介入、早提醒、早纠治。
“作为县直部门‘一把手’,你要从这件事情中认真汲取教训,放下包袱,勇于担当,做好本职工作……”云县纪委监委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对因工作失职失责受到党纪处分的某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开展关怀式谈心谈话,激励该干部改正错误,担当作为。
“感谢组织的及时提醒,让我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定会以此为戒,严于律己,确保不再重蹈覆辙。”双江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抓早抓小、“治未病”的理念,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日常监督。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介入谈话提醒,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推动“红脸出汗”常态化的过程中,临沧市还注重做好“后半篇文章”,对谈话提醒后整改落实情况及时跟踪回访,对敷衍应付、整改不到位的严肃追责,形成监督闭环。同时,将相关情况纳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增强谈话提醒的约束力和实效性。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关键在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临沧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动“红脸出汗”常态化,既是对干部的政治关爱,助其筑牢拒腐防变第一道防线,更能真正实现严管与厚爱结合、约束与激励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