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精准施策“澄清正名” 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不竭动力
“集资修路并非小组长强行实施,而是经过户长会议表决通过的,经核查,所筹集资金全部用于道路建设,小组长不存在贪污侵吞等违纪问题。我们在这里给予澄清正名,希望大家一如既往支持他、信任他......”在凤山镇红塘村塘报营小组近期召开的群众会上,镇纪委工作人员的澄清声明话音刚落,现场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此前,凤庆县纪委监委信访室收到群众实名举报,反映凤山镇红塘村塘报营小组长王某某“强迫收取修路费,涉嫌贪污”等问题。接到这一转办的问题线索后,凤山镇纪委核查组迅速行动,通过实地调研、调阅资料、座谈了解等方式,核查认定该举报与事实不符。基于这一结论,并经过严格审批程序,镇纪委及时为王某某公开进行了澄清正名。
凤庆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有效形式和途径,强化对诬告陷害与错告误告的甄别认定工作。打好“澄清正名+暖心回访+惩戒诬告”组合拳,对失实信访举报进行全面起底,对不实举报逐件逐人进行梳理排查,并建立工作台账。通过采取书面澄清、会议澄清、通报澄清、当面澄清等多种方式,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进行澄清正名,激励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担当作为。今年以来,共对1个党组织和8名党员干部进行了澄清正名。
“移送转办信访举报件后,承办部门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核查,对于查无实据、反映不实的检举控告,在综合研判、按程序报批后及时澄清正名。”凤庆县纪委监委信访室主任介绍,对“诬告陷害”“诽谤公职人员”的,县纪委监委将与公安机关协作配合,实现问题线索互移、查诬氛围共建,达到警示、震慑、教育的纪法效果。
在镇纪委的澄清正名和暖心回访下,凤山镇红塘村塘报营小组长王某某卸下了思想包袱,全身心投入工作。他表示:“澄清正名后,组织又多次回访关心我,我将一如既往做好本职工作,为村民多干实事!”
为严防“一澄了之”,凤庆县纪委监委按照“谁办理、谁澄清、谁反馈、谁回访”的原则,全覆盖开展暖心回访,并为党员干部“量身定制”回访方案,帮助他们解开心结、重拾信心。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开展接访下访和包案化解信访举报工作,从源头上预防诬告或错告行为的发生。截至目前,该县纪委监委共开展接访下访147人次,接待群众353批次,推动解决群众合理诉求44个。
与此同时,该县纪委监委还积极推进“如家信访窗口”建设,信访室专人参与全县“说事评理室”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依法有序反映问题的良好氛围,让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更安心、为民服务更尽力。
“纪律执行既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凤庆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把容错纠错、澄清正名和打击诬告陷害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旗帜鲜明地为干事者撑腰鼓劲,激励干部敢担当、善作为。(沈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