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卡,惠民惠农!
5月2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赵嘉 摄 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 云南省财政厅牵头推进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管理使用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是履行省监委监察建议书的法定职责,通过专项治理工作,切实解决“一卡通”覆盖面窄、“一人多卡”“一户多卡”,政出多门、标准不一、补贴项目资金零碎、分散,以及管理不规范、错发、漏发、重发等突出问题,提升政策执行效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卡通”专项治理目标任务是什么? 目前各部门推进情况如何? 一起来看 “一卡通”专项治理目标任务 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锚定“一张清单管制度”“一个平台管发放”“一个群众一张卡”和“全程监督一张网”的总体目标,采用“制度+技术+机制”的思路,通过专项治理,加快打通惠民惠农政策直接入户、直达群众的堵点、卡点,堵塞漏洞、规范管理、便利群众、防治腐败,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一张清单管制度。就是强化补贴政策清单引领,通过补贴政策项目的归并整合,实现所有惠民惠农财政补贴项目通过一张清单完整展现,并按年度向社会公布。 (二)一个平台管发放。就是针对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管理监督控制乏力等问题,建设全省统一、省级集中部署的“一卡通”管理平台,为补贴对象提供“找得到、看得懂、用得上”的“网上办、一站式”综合服务,实现“乡镇管采集、部门管审核、财政管资金、银行管发放”财政补贴全流程线上办理。 (三)一个群众一张卡。就是针对一人多卡、一户多卡等问题,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全部归集到社会保障卡发放,让“一卡通”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明白卡”“便捷卡”“幸福卡”。目前,社会保障卡已发行4500多万张,使用普遍,功能齐全,方便群众。 (四)全程监督一张网。就是针对责任不清、责任下移等突出问题,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等全流程,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银行、乡(镇、街道)等全主体,项目申报、审核、兑付、反馈等全环节嵌入平台,责任留痕可追溯可倒查责任,同时,强化省纪委省监委、审计、财政部云南监管局等部门再监督。 资料图 吴再忠 摄 “一卡通”专项治理推进情况 根据省委省政府“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决策部署,今年2月以来,各级各部门推进了以下工作—— 经省政府批准,省财政厅等部门联合制定《云南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使用问题专项治理方案》,明确了治理目标、总体要求、治理范围、重点整治问题、治理步骤和时间安排等内容。 省级建立了16个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财政、行业主管部门和代发银行监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规则。 省级印发《关于做好惠民惠农财政补贴政策项目清理整合的通知》,明确省直部门和各州(市)、县(市、区)对财政补贴项目进行评估,政策效果不佳、资金绩效低下以及补贴性质相同、资金用途相近的项目进行整合归并。 省级设立了举报电话,指定专人负责信访举报问题和线索管理,目前,共收到13件举报件,电话中当场解释办理2件,移交省纪委省监委驻省财政厅纪检监察组2件,按属地原则交相应州(市)办理9件。 资料图 下一步“一卡通”专项治理的主要措施 (一)四条措施加快制度建设。 一是完成补贴政策归并整合。开展现行补贴政策的梳理评估,对其中政策效果不佳、资金绩效低下以及补贴性质相同、资金用途相近的项目,6月底前完成整合归并形成补贴政策清单,并动态更新2022年已公布补贴政策清单,2022年10月底前发布2023年补贴政策清单。 二是出台“一卡通”管理工作方案和操作规程,统一规范数据采集,资金申报、审核、发放、反馈、查询等业务管理流程和规则。 三是各部门根据“一卡通”管理工作方案和操作规程,结合补贴项目归并整合情况、“一卡通”平台建设、统一银行卡发放载体等新要求,制订各部门惠民惠农补贴制度。 四是对以后各地各部门新增补贴项目,建立审核备案机制,按规定纳入“一卡通”管理。 (二)四条措施实现“一卡通”发放。 一是针对云南已办理4500多万张社会保障卡,且已具备资金发放、结算、转账、提取现金等金融功能、能够满足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使用需求,同时新增加200多万张,未持有社保卡的群众手上要拿到一张卡,全省4700多万人都能够每人有一张社保卡。8月30日前,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负责,完成社会保障卡的新办、补办以及信息变更核实,实现“一人一张社保卡”。 二是针对社会保障卡现有4521万张中有1450万张未激活金融功能的情况,8月30日前,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代发银行机构配合,激活所有社会保障卡金融功能。 三是8月30日前,由省级联席会议研究确定代发银行机构范围,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业务主管部门签订代发协议,9月底前,州(市)、县(市、区)财政部门各业务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选择代发银行机构,签订资金代发协议,并报省级备案。 四是逐步将补贴资金发放载体向社会保障卡过渡转换,明年起所有补贴资金实现“一卡通”发放。 (三)三个节点完成“一卡通”平台搭建。 一是6月底前完成部门共享数据库的建设,设立补贴项目数据主题库、基本信息库进入平台,集中统一管理补贴对象身份数据、补贴项目数据、银行发放数据等基础信息,为辅助审批、横向比对、预警监督等应用提供支撑。 二是8月底平台试运行。 三是10月底前完成全省推广实施工作。 (四)三条措施实现“一卡通”全过程监督。 一是在制定“一卡通”管理工作方案和操作规程基础上,明确管理主体责任,将数据采集,资金申报、审核、发放等业务管理全流程嵌入平台。 二是将事前公示、事中预警、事后监督等日常监督环节纳入“一卡通”平台,实现平台管理和控制。 三是目前先将“惠农”补贴发放情况接入省纪委省监委、审计、财政部云南监管局的监督平台,以后将其他惠民惠农数据适时推送省纪委省监委、审计、财政部云南监管局,强化再监督。 (五)三条措施强化边查边改。 一是针对省纪委省监委调研反映问题、各地自查反映问题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本着“立行立改、边查边改”的原则,督促各地开展问题整改。 二是以问题为导向开展重点检查,全面检查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发放、使用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6月20日前完成。 三是各州(市)自检自查未到位的工作,一并纳入重点检查内容,督促边查边改,以查促改。 资料图 陈飞 摄 云南民政系统 高标准、严要求推动民政系统 “一卡通”专项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一起来看 民政系统惠民资金 审批发放情况 ↓↓↓ 民政部门负责发放的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共有6项 一是老年人高龄补贴。发放对象为具有本省户籍的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发放标准:80至99周岁每人每月不低于50元;100周岁及以上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 二是“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发放对象为认定为孤儿身份、年满18周岁后在普通全日制本科学校、普通全日制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等高等院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中专、大专、本科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发放标准为每人每学年1万元。 三是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基本生活费。发放对象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发放标准为散居儿童每人每月1280元;集中供养儿童每人每月1980元。 四是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对象为具有云南户籍的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有条件的地方可逐步扩大到低收入残疾人及其他困难残疾人)。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70元。 五是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对象为具有云南户籍,残疾等级评定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重度残疾人(有条件的地方可扩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或其他残疾人)。发放标准为一级残疾人每人每月80元,二级残疾人每人每月70元。 六是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资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对象为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
一头连着党的温暖关怀
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
承载的是党心民心
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